青海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盐湖区盐生植物降盐效应
  
DOI:
中文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生植物  含盐量  改良盐渍土  降盐效应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Y110091025)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ZJ-906);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Y360441058)
作者单位
赵丹,余冬梅,胡夏嵩,付江涛,栗岳洲,刘亚斌,祁兆鑫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点击次数: 763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以青海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盐湖区作为研究区,选取赖草(Leymus secalinu (Georgi) Tzvel.)、海韭菜(Triglochin matitimum L.)、毛穗赖草(Leymus paboanus (Claus) Pilger)、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ex Steud)等4种优势盐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种优势盐生植物及其植物组合根系周围土体含盐量及其变化规律,探讨了盐生植物及其组合的降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根系周围土体中的盐含量均随着距离根系距离的增大而增加,土体中含盐量逐渐增大且接近背景值,距离根系0~50 cm土体平均含盐量相比距离50~100 cm土体分别降低7.63%、21.79%、44.40%和53.99%;4种盐生植物组合根系在地表以下垂直方向0~10 cm、10~20 cm、20~30 cm深度处,土体含盐量随着距离土体表层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4种盐生植物组合在地表以下垂直方向0~10 cm、10~20 cm、20~30 cm深度处,土体含盐量分别相对素土相同深度处土体含盐量分别下降3.95%~49.01%、1.90%~59.61%、39.62%~71.20%。本项研究结果有助于探讨盐生植物根系周围土体的含盐量水平方向和盐生植物组合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同时对进一步开展采用盐生植物有效防治区内土地盐渍化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